鬼泣5将出席东京电玩展 送尼禄u盘
除了这个活动外,官推还发起了另一个粉丝福利活动,关注《鬼泣5》官方推特,转发活动推特并附上“「DMC5オリジナルカード型USB」”即可参与抽奖,官方将选出20名幸运玩家,他们将获得《鬼泣5》尼禄卡片U盘,从图片来看,这个卡片正面是尼禄,反面是“鬼泣”字样,非常炫酷,活动时间从8月23日开始到9月7日13点结束(东京时间)。
《鬼泣5》将于2019年3月8日发售,登陆PS4,Xbox One和PC,支持繁简中文。
《鬼泣5》官推:【东京电玩展2018】鬼泣5决定出展!
鬼泣5尼禄变身按哪个键
鬼泣5尼禄变身反应很剧烈。
在游戏《鬼泣5》中,尼禄拥有“魔人化”能力。当尼禄的恶魔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可以通过激活魔人化能力,变身为一个更强大的形态,拥有更高的攻击力、防御力和速度等。在变身时,尼禄的反应是非常剧烈的,随着恶魔之力的逐渐增强,他整个身体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和变形,伴随着红色的灵魂之火喷涌而出,形成强烈的能量波动。
魔人化模式下的尼禄外观变为黑色,身上涌动着红色的灵魂之火,整个人变得比平常更凶狠。
鬼泣5二周目尼禄怎么变身
鬼泣5尼禄二周目技能怎么用?很多玩家已经通关了一周目,开始了二周目高难度的挑战,这里给大家带来了鬼泣5尼禄二周目技能使用技巧分享,一起看下文中介绍吧。
尼禄二周目技能使用技巧分享
一. 魔人化
按十字钮发动DT,跟DMC4一样发动有无敌时间,周身有攻击判定。
发动之后所有的挥刀增加蓝色的魔爪攻击,所有的开枪增加幻影剑。
应用的场合举例如下:
1.可以先跳跃,或是先用Shuffle的无敌时间回避敌人攻击,再发动DT得到更长的无敌时间,无敌时间会是连续的。
2.应该可以发动DT把M20的幻影剑震掉,不确定待测试。
3.二周目BOSS如果被打进虚弱状态,可以发动Buster投掷BOSS们,而不必一定要装备机械臂Buster Arm。
(注: Buster Arm的投掷攻击力比Devil Bringer高出许多,所以攻略上仍然有其不可取代性。)
4.可以购买Show Down 和 Maximum Bet 两个必杀技,同样可以用在BOSS虚弱状态时给予痛击。
(可以趁Show Down在挥舞的时候把机械手蓄力,Show Down乱舞完就给Boss火箭升龙或是Buster Arm)
5.发动DT的无敌时间以及Break Away(爆手臂)的无敌时间给予Nero更高的容错,立回操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并且可以更多的使用机械臂的蓄力功能,回避就交给DT。
二. 枪的强化
一周目只能购买三段特殊弹, 到了二周目就可以购买三段蓄力射击。按住枪击钮不放,左上角状态栏会先填充子弹,从空白变成三个黄格。
持续蓄力,黄格会变成蓝格,这时候蓄力就完成了,强度以及性能都和DMC4差不多,先打出高伤害再爆炸。不过蓄力一次就是一发的效果,并不能蓄一次力之后三次枪击都是蓄力射击,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所以这次也是建议把枪击设在R2(XBox RT)位置。
三. Devil Bringer (魔手)
1.在一周目机械臂蓄力(游戏中正式名称:Break Age)时,不能使用缆绳抓取。
二周目机械臂蓄力时依然可以用魔手抓取,这可说是非常大的强化。
2.可以使用Hold,也就是抓住敌人当盾牌. 实用性待研究.
3.在挥刀攻击时, 按下魔手可以在挥刀同时用魔手揍人. 这个操作难度颇高, 跟红刀(Exceed)时间点不同.
时间点简单来说分别如下:
魔手揍人:攻击动作初始几祯,也可以说是命中之前。
红刀蓄力:攻击命中时特定几祯,也可以说是命中同时,我记得四代的Timing一红有五帧的受付时间,三红严格到两帧。
挥刀时如果又要催红刀,又要附加魔手,肯定是很难的,一般人若无法两者兼顾,势必得取舍。
建议选择红刀为主,因为Exceed对于指令技能的影响如Streak或是Double Down等等影响至大,必须优先考虑。
当然若能两者兼顾自是最好不过,难度颇高,挥一刀要在两个不同时间点按下附加指令实在困难。或许可以从Nero Combo B砸地作为入门,砸地的节奏相对容易把握尝试同时附加魔手以及催红刀。DT发动时,魔手附加从一拳变成两拳。
Rag Time蓄力延长虚弱的时间,然后Show Down接投掷,再接蓄力火箭拳等等,构成超强力的combo,对于操作有自信的则可以朝向兼顾魔手附加和催红刀并行的方向来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鬼泣5尼禄变身按哪个键,鬼泣5将出席东京电玩展 送尼禄u盘的全部内容,以及鬼泣5将出席东京电玩展 送尼禄u盘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三一手游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