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可梦Let'sGo评测 除了情怀还有惊喜
评测前言
对于大部分游戏玩家而言,《精灵宝可梦(Pokémon)》这个名称相信都不会陌生。当然在官方译名出现前,老玩家更多的是称呼其为“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或者“神奇宝贝”。当年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首周双版本(红/绿)销量仅12万张,fami通评分为28/40分的游戏(游戏较为落伍的画面、发售初期过多的BUG、以及RPG游戏当时在日本市场受冷落的情况,会在短短数月完成逆袭,不但拯救了已在垂暮之年的Game Boy,更成为了如今日本游戏文化的重要标签之一。
这次在Switch上发售的《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就是以《精灵宝可梦 皮卡丘》为基础的复刻版。不过与之前的《火红/叶绿》、《欧米伽红宝石/蓝宝石》等复刻作品不同,《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中并没有包含历代的宝可梦(只有初代的151只加上新公布的美录坦)。而游戏系统更引入了不少手游《精灵宝可梦GO》的内容,例如加入了计算宝可梦整体战斗力的CP(Combat Points)值,去除了野外战斗(改为直接捕捉)、孵蛋、宝可梦特性、携带道具等多代传承下来的内容(不过以上内容除了野外战,第一世代中确实也都没有),做了不少轻量化的改动。所以,在我看来《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更能吸引的是那些想重温初代流程或者受《精灵宝可梦GO》影响入坑的轻度玩家群体。
3D化后的关都地区
作为封面宝可梦的伊布这次也享受到了和皮卡丘相同的待遇,在游戏中有特供声优。而两版本最大的区别也仅仅是体现在版本限定的宝可梦上,例如皮卡丘版能在野外抓到走路草、穿山鼠、卡蒂狗,而伊布版对应的则是口呆花、喵喵和六尾等等,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版本限定宝可梦的意义已经不大,通过网络通讯与其他玩家交换能非常轻松的收集到这些宝可梦。不过这次《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进行联网通讯是需要开通任天堂会员的,尽管与索尼、微软的会免阵容福利相比,任天堂会员的会免内容只能用一个大写的“惨”字来形容。但是任天堂会员年费基本为120~150元左右(根据所在服务器不同变动),价格也不算贵,是否划算还是需要玩家自己掂量了。
初始之森常磐森林、创造超梦的红莲岛,华蓝市邂逅正辉、紫苑镇墓园遇鬼、月见洞内激斗火箭队等等这些熟悉的场景、事件经过3d化后的再次演绎,对于经历过gen1时代的玩家而言,受到的感动不会亚于之前首次3d化的《精灵宝可梦X/Y》。作为一款带有情怀成分的作品,《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画面表现还是能让老玩家接受的。
不过这份感动也仅仅可能是对于那些老玩家有效,作为2018年一款带有主机模式的游戏,本作整体的贴图、材质都显得较为简陋,与3DS上的“究极日月”相比,《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的画面也只是胜在有更高的清晰度以及更圆滑的轮廓而已。好在剧情和战斗中人物以及宝可梦的动作表情还算丰富,形象设计也比较符合设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面表现的不足,使得剧情以及战斗的表现力没有显得太差。
提升游戏体验的改良
在《精灵宝可梦 Let's Go!》中则引用了较为轻度化的《精灵宝可梦GO》系统,令游戏无论是在单机流程还是对战中上手门槛和挑战难度都进一步降低。
首先本作破天荒的取消了野怪战斗,取而代之的是《精灵宝可梦GO》直接捕捉系统。遇到野生的宝可梦后传统对战界面变为了捕捉界面。玩家只要对准宝可梦进行投掷就可以进行捕捉,而根据画面中圆圈的缩放来掌握投掷时机则能进一步提升捕获的成功率。
虽然没有了野怪战斗,但是玩家同样可以通过捕获来让全队宝可梦获得经验。经验结算中根据投掷精灵球的准度、捕获尺寸等能获得更高额的经验奖励,这也让捕捉系统显得并不会过于乏味,玩家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经验。
不是所有的宝可梦都只会呆在原地任由玩家捕获,不同的宝可梦会有各自的行动模式,例如飞行系的宝可梦会在半空中飞行并不断晃动,胖丁则会不断在画面中跳跃,它们会时不时做的做出一些反击动作来阻挡精灵球捉住自己。
另外,游戏中提供了传统的按键捕捉和挥甩Joy-con手柄的体感捕捉两种种模式,传统的按键捕捉较为容易上手,玩家只要通过移动主机调整瞄准方向,对准后按A键投掷即可。而体感捕捉模式则需要玩家用Joy-con手柄来调整方向,并通过挥甩动作来完成精灵球的投掷,体感模式下不容易掌握方向以及投掷精灵球的时机,需要玩家进行一定的练习,才能适应和上手。
明雷遇敌机制对于如今的RPG游戏来说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系统,而《精灵宝可梦 Let's Go!》却是系列首次加入明雷遇敌机制的作品。这一点对于游戏体验的提升还是相当巨大的,以前为了抓某种宝可梦,在草丛种来回移动的操作不复存在,玩家现在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区域内的所有宝可梦,想要捕获还是绕过,主动权都掌握在玩家自己手里,进一步提升了探索的流畅度。毕竟在以往的作品里,不少玩家也会选择开驱虫喷雾进行野外探索,而且明雷机制让连锁刷闪变得更方便。
此外,游戏中还加入了不少便捷的设定比如在背包中加入了宝可梦盒,玩家可以随时随地调取宝可梦,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特地跑到宝可梦中心找电脑使用了。取消了自行车系统,改为宝可梦骑乘,玩家只要将可骑乘宝可梦设定为呆在球外,移动时会自动进入骑乘模式,不用玩家特意按键,而不同宝可梦的骑乘动作也会有所区别,例如袋龙是将玩家扛在肩上,卡比兽则会将玩家抱着。至于秘传系统像砍树、闪光等则改为由主角伊布/皮卡丘来习得,不占用技能栏位,玩家不用再在队伍里专门准备交通工具宠。这些内容让在便于新玩家上手的同时,也令老玩家感受到了便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得的改进。
更为简略的培养系统
光看外表不少玩家会认为《精灵宝可梦》系列是一款风格清丽,角色、精灵造型可爱的轻度收集养成游戏。的确,玩家只要记住简单的属性克制,保持足够的等级就能轻松应对单机流程中的任何战斗。但是追求对战的玩家都知道《精灵宝可梦》里有一套非常核心向的培养、对战系统。一只宝可梦表面上的6围数值,其实要由种族值、个体值、努力值以及性格修正多项隐藏属性来决定,除了属性数值外,相同的宝可梦间还有特性的区别。之后玩家要通过孵蛋遗传这一庞大且耗时耗力的工程来调整、追踪宝可梦的各项属性,以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宝可梦。至于对战,除了有理想属性的宝可梦作为支持外,还同时考验着玩家对对手宝可梦以及技能使用的预判能力,这需要大量的对战经验以及时间成本支撑。虽然取消了野怪战斗,但本作中训练家以及道观战斗的模式依旧和以前的正统作品一样是没有任何改动的,这保证了老玩家还是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宝可梦对战乐趣。
评测总结
《精灵宝可梦:Let's go 皮卡丘/伊布》是一款结合了《精灵宝可梦·皮卡丘》的流程和《精灵宝可梦go》系统的作品,《精灵宝可梦go》那些手游向的轻度设定和系统令游戏整体的节奏更为明快、轻松,让新玩家能更容易上手,老玩家也能获得比之前作品更为便捷、流畅的游戏体验。不过在宝可梦培养方面,本作一次性将特性、努力值、孵蛋等系统全都砍掉,令游戏和之前的正统作品相比欠缺了一些耐玩性和深度,这种无脑一刀切的方式还是有待商榷。
精灵宝可梦小拉达性格
精灵宝可梦Let'sgo皮卡丘/伊布刚与玩家见面,其中宝可梦的属性值肯定是广大玩家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及拥有我给大家带来精灵宝可梦Let'sgo宝可梦属性一览,喜欢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精灵宝可梦Let'sgo小拉达属性介绍
基本数据
属性:一般
特性:逃跑/毅力
隐藏特性:活力
分类:鼠宝可梦
身高:0.3m
体重:3.5kg
种族值
HP:30
攻击:56
防御:35
特攻:25
特防:35
速度:72
总和:253
培育资料
生蛋分组:陆上
孵化步数:15圈(3840)
性别比率:♂1:♀1
捕获度:255
初始亲密度:70
满级经验:1000000
基础点数:速度+1
进化条件
小拉达等级达到Lv.→拉达
可学习技能
Lv.1:撞击
Lv.3:摇尾巴
Lv.6:电光一闪
Lv.9:聚气
Lv.12:咬住
Lv.15:愤怒门牙
Lv.18:咬碎
Lv.21:必杀门牙
Lv.24:突袭
Lv.27:舍身冲撞
可学习技能机
TM01:头锤
TM02:挑衅
TM05:睡觉
TM07:守住
TM08:替身
TM10:挖洞
TM12:硬撑
TM16:电磁波
TM18:急速折返
TM19:铁尾
TM27:剧毒
TM36:十万伏特
TM38:打雷
TM43:暗影球
TM51:暴风雪
TM55:冰冻光束
亮相23年皮卡丘到底有哪些变化呢
根据 游戏 改编的真人电影《大侦探皮卡丘》最近大热,也让“皮卡丘”和“精灵宝可梦”这些IP再一次活跃起来,皮卡丘也确实是家喻户晓级别的卡通形象活跃在世界的荧幕上。而诞生23年来,皮卡丘的形象也偷偷的发生着各色的变化。
最初的皮卡丘,肥嘟嘟,圆滚滚
皮卡丘最初登场是在1996年的GB 游戏 《精灵宝可梦 红绿》中以图鉴编号25号登场,皮卡丘最初并不是《精灵宝可梦 红绿》的主人公的最初的冒险伙伴,但是1997年,动画化的《精灵宝可梦》中,以小智为男主角,皮卡丘为小智最初的冒险伙伴,到了1998年发售的《精灵宝可梦 黄》开始,根据动画剧情改编,玩家也可以和皮卡丘开始整个系列最初的冒险。
当时的皮卡丘由GameFreak的西田敦子进行设计,并由杉森建定案。皮卡丘的原型是一只松鼠,而定案的皮卡丘形象略显得圆滚滚的,肥嘟嘟的,肉鼓鼓的脸颊处可以蓄电,据说最初是是西田敦子想创造一只非常可爱的松鼠形象,又结合了日本大福的形象产生了灵感而创作出,不过官方目前将皮卡丘分类在“鼠宝可梦”。
GB版《精灵宝可梦 红绿》中皮卡丘图鉴和形象。
GameFreak社旗下的精灵宝可梦形象设计师杉森建,谈起皮卡丘就会滔滔不绝的时髦大叔。他表示,当初的目标就是设计一只可爱的角色,因此整个设计思路都围绕“可爱”“讨人喜欢”的方向发展,而再90年代的审美中,兴许肥嘟嘟的造型就是当时的“可爱”吧。
动画化的一举成名,同样保持肥嘟嘟的质感
经过1997年动画化的《精灵宝可梦》,更进一步让这个IP名声大噪,也让皮卡丘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动画版的《精灵宝可梦》的形象和 游戏 略有不同,为动画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细节调整,最终皮卡丘基本保持了 游戏 原来的模样,颜色略偏土黄,肥嘟嘟的质感基本继承。
逐渐“减肥”的皮卡丘,越来越苗条
大约是从2002年,《精灵宝可梦 红宝石/蓝宝石》的杉森建创作的这个苗条的皮卡丘开始,之后,无论是 游戏 版的皮卡丘,还是动画中的皮卡丘,都变得越来越苗条。这个皮卡丘修正了原先皮卡丘的脸型,由肥嘟嘟的脸型变成了扁圆的脸型,而且这个脸型还明显区别于动画作品中的皮卡丘造型。
而这之后的皮卡丘动画版的造型,虽然保持总体丰满的质感,但是显然没有初代时期那么肥厚了。而整体更修长的造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样的皮卡丘的感觉也沿用至今。
而 游戏 方面,2002年设计的那个皮卡丘椭圆的脑袋造型,也是一路沿用下来,包括去年的《精灵宝可梦Let'sGO》中的皮卡丘也是如此。
实现颠覆!贼贱的大叔版皮卡丘
2019年,由传奇影业、华纳兄弟影片公司联合出品,改编自3DS同名 游戏 的真人电影《大侦探皮卡丘》于5月全球上映。这部拿着宝可梦素材的CG电影上映后就受到精灵宝可梦迷们的广泛好评。这部作品中的皮卡丘形象也是精心打造,杉森建同样参与了形象设计,根据 游戏 原作的比例设计,还还原了皮卡丘身上的皮毛的质感。由于作品追求的不是卡通的风格,而是更加现实的,一种生物的质感,因此作出的CG更加贴近真实世界,而不是 游戏 CG的 那种 质感。
制作组活用了动作捕捉技术,收集了英文版中为皮卡丘配音的瑞安·雷诺兹的动作信息,再用CG来还原这些动作,让皮卡丘的动作,表情显得生动自如,没有 游戏 CG的 那种生硬感。
而其实,颇受玩家,观众们吐槽的“大叔话痨皮卡丘”的形象,还原了 游戏 版的《大侦探皮卡丘》,只是这次更有美式幽默和大片的味道。
以上就是关于精灵宝可梦Let'sGo评测 除了情怀还有惊喜的全部内容,以及精灵宝可梦Let'sGo评测 除了情怀还有惊喜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三一手游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